只是,这个数字依然有些让人吃惊和紧张。

    “叔治,城中现在有多少可用之兵?”人一走,主位上的公孙珣就立即握着笔转而看向了另一边一直没说话的王修。

    王修捧着一卷文书,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回复道:“这要看君侯是想守还是想攻了?”

    “守能有多少兵?”

    “若守的话,城中现在就有四五千人手,紧急时刻,招募世家子、良家子,再动员城中青壮话,可有万余人手!”王修稍一思索便给出了一个确切答案。

    “换言之。”公孙珣微微点头道。“单以守城论,大概是无忧了?”

    “不错。”

    “那我要是想出城野战迎敌呢?”公孙珣继续问道。“能有多少兵?”

    “算上之前临时招募的游侠、扩充的郡卒,现在是三百义从,一千两百骑卒,一千六百郡卒……”

    “三千兵马?”

    “没有!”王修当即修正道。“之前罚做城旦、司寇的壮丁也有千余人,这些人可以协助守城,却需要人看顾。而且,入城百姓也有两三万,这么多人,其中必然有太平道信众,也需要人看管、震慑。”话到此处,王叔治坦诚言道。“君侯若此时出战,以此城安稳为念,怕是只能带那一千五百骑兵……”

    “若是从城中临时再加招募又如何?”公孙珣依然没有放弃。

    “需要时日。”王叔治正色答道。“粮食、布帛是充足的,铸铁、木材也是够的,但做成军械、军服、旗帜全都需要时日,没有军械,又如何出战?”

    公孙珣无言以对。

    “若是在中山就好了!”就在这时,许久没有吭声的吕范此时忽然泄气的插了句嘴。

    堂中三人,外加门内侍立的韩当,全都一时沉默。

    话说,眼前这个局面便是公孙珣忽然从中山换到涿郡所导致的必然恶果了!

    在中山,他辛苦三年,不仅囤积了大量军备物资,设置了完备防线,而更重要的一点,他还打着治安的旗号,以所谓什伍之法,在郡中编练了一个多达五六千人的‘治安’军。

    这是一个充斥着当地豪强子弟和良家子,然后有组织的根植于中山各城县、乡里的半职业军事队伍,完全可以在乱起之后迅速动员起来,并扩充为一个一万人以上的职业军队,穷兵黩武一点,以此为骨架拉出来两三万兵也未必可知……若真还在中山,那便是有更大规模的太平道来寇,不敢说立即反扑,可御敌于国境之外公孙珣还是很有信心的。

    哪像现在?

    当然了,以六十天的任期而言,公孙珣其实也已经做到了极致,他最起码尽全力将范阳和涿县这两个郡中大城给做到了守城有余……而且耗下去的话,也应该能够积攒力量反扑出去。

    但还是那句话,若是在中山……此时早就打出去了!何至于只能枯坐城中,任人兵临城下?!

    不过,四人的这种憋屈,随着娄子伯慌慌张张从外面进来以后,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君侯!义公、子衡、叔治,贼人的兵力你们知道了吗?”满头大汗的娄子伯甫一入门便慌里慌张的问道。“我在门口遇到信使,见他辛苦便先让他去休息了,若你们还不知道我便代他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