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头有啥也轮不到他这一房,活儿却是他们干得最多。

    爹娘着实偏心!

    远在县里田记小吃铺的田老头和田孙氏夫妻冷不丁打了个喷嚏,双双看向对方,弄不懂咋回事。

    “怕是要变天了,很快就冷下来了,得多注意保暖才成。”田老头最近笑意盈盈,家里头铺子里的生意好,每天最少十几二十两银子入账,他开心,对田孙氏也更贴心了些。

    田孙氏笑了笑,“就知道你灵敏,得嘞,都听你的!”

    田老三夫妻在铺子里忙活,听到两人的谈话,也笑了笑,“娘,爹这不是关心你老呢吗。”

    田孙氏咯咯笑个不停,“咱家这个铺子算是开对喽,才一个月就回本了。当初我咋说的,咱凑凑就是了,瞅瞅现在,咱家都能开另一个铺子了。”

    年小玉笑了笑,没有吭声。

    田老三皱了皱眉,自家娘把银子全都攥手里了,还咋开铺子?

    “娘,明儿个的货提价了,得给多点儿。”差点儿忘了这事儿,明儿个临急临忙的,娘到时候又要抱怨。

    田孙氏这当口就已经不满了,“咋又提价?不是才提价,还真当他们家的是金疙瘩,实在不行,咱不如换个别的供货的。”

    年小玉皱眉,“娘,咱已经换了好几家了。”

    不少人都盯上他们的小吃铺,开始在模仿做这些鸡爪鸭爪等吃食,小吃铺的东西卖的贵,许多人虽然想吃,但吃不起,于是也只能去买那些比较便宜的小吃铺子里的东西。

    原本无人问津的鸡爪鸭爪鸡胗鸭胗等东西,此时变得非常抢手,许多商家都已经提了价钱,就算如此还是供不应求。

    自家婆婆只想着往下压银钱,不舍得往外掏,结果许多商家都不肯和他们田记合作了。

    余下肯合作的那么两家,也有许多人虎视眈眈看着,他们提价再正常不过。毕竟又不是只有这一单生意,谁给的价钱高,自然卖给谁。

    婆婆要是再这么下去,怕是进货都成问题。

    年小玉不好自己说,只说了那么一句话之后,便用眼神示意田老三说。

    田老三现在和年小玉倒是心有灵犀,“娘,咱已经换了几家商家了,再换说不定更贵,也更不好找。娘您只是记得原先这东西一点儿银钱就能买一大堆,但现在不一样,现在的许多人已经开始接受吃鸡爪鸭爪,鸡胗鸭胗了。别人自然也想学着弄来卖。咱已经快找不到供货商,继续这么抠搜下去,这两个供货商怕是也不肯给咱卖货了。”

    田老头听了点点头,关于这点,他也是早就想要提点自家老伴儿了,“这件事咱听老三和老三媳妇儿的。”

    李氏刚从外头回来,买了菜,听了几人的话,眼神闪烁了下,并没有吭声。

    她还是喜欢有事儿放在心里,不习惯晒出来。

    更何况,还是那个理儿,这个家婆婆最大,想要用银子都得经过她的同意,大郎读书需要的银两不少,她还得看婆婆的脸色过日子。

    没必要因为一些小事儿得罪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