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三句‘清风送来朱砚台,紫毫抒写启章程’,里面暗藏二人的名字,这一记马屁拍的真溜!

    不给砚台紫毫都不好意思!

    “好诗!”

    颜松溪颔首称赞。

    他站的角度与朱清,程启不同,纯粹从诗上品评,全诗挺不错,虽然第三句过于功利了一些,在颜松溪看来,杜雨生颇有‘急智’。

    这样的人,正常情况,考中举人不成问题。

    但是以送别诗‘绑架’朱清和程启,虽然机智,若心思往坏处使,未来是一个‘危险人物’。

    颜松溪在朝堂沉浮多年,见到太多老银币,城府一个比一个深。

    此子,必须得好好教导,引上正途。

    否则将来一朝腾达。

    或为朝堂之患。

    这一点,朱清和程启,迟滞数息,同样敏锐的觉察到这一点。

    今日风雪亭送别是要传遍于士子之间的。

    若送。

    则将来或有隐患。

    若不送。

    岂不是落下一个寡恩学子的名声。

    朱清和程启对视。

    再看低头谦恭的杜雨生。

    两人有一种如坐针毡之感。

    此子。

    不简单!

    人群中。

    宁恒打量着杜雨生的那谦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