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那个今天出了把风头第一个回应“诺”的汉子鼓足勇气追上去,结结巴巴说出自己的诉求“李……李李李师父,我想……想想……”

    李华站定,笑了“你慢慢儿想。”

    石头也笑,给做介绍“这是二松哥,他家里昨儿定了豆腐脑的。”

    刘二松终于捋顺了舌头,面红耳赤把剩下的话秃噜完“我想进作坊!”

    昨天他参与祠堂内盘炉灶的活动了,听到了里正跟李华的商议内容,惦记了一宿儿。

    李师父就欣赏勇敢的人,只是“刘二松,你的结巴传染不?”

    细思极恐啊,她这样完美的作坊主手下一群成熟的结巴工人……

    刘二松拍打着胸脯想对天发誓来着“我……我我我……”

    悄咪咪跟着他们的村民齐齐的哄笑起来。

    石头龇着虎牙忍笑解释“师父,二松哥真不是结巴。”

    “那就好,”李华点头,“吃了饭就去祠堂等着吧。”

    “ouou!我能去作坊啦!”刘二松的欢呼声,果然不结巴了。

    跟煞神提要求,免不了紧张。

    反正李二壮李三壮兄弟俩,犹豫了好几次还是没敢跟上来。

    他们看见李思壮趔趔趄趄推着辆平板车上路,车上还装着两个大坛子,明显不是自己家能配备得起的装置。

    李二壮心眼儿活泛,当机立断派了儿子李大奎追上去帮忙,心里揣摩这是不是说明李华不计前嫌也肯帮扶老李家了……

    想想小腿肚上还留着的疤儿,刚储存点儿的勇气又抽空了。

    “老三,回吧。哥琢磨着,以前咱全家供着四弟念书也算够仁义的了,以后也该老四给咱们效效力。再说了,我们家大奎跟着推推车,挣的钱也应该分一半儿。”

    李三壮揉揉干瘪的肚子,闷头返回地洞。

    懒惰的人永远能找到懒惰的理由,勤奋的人时刻在动脑动手。

    除了李华应诺的刘二松这个人选,刘里正也做了相应安排。

    家里媳妇早起去领豆腐脑时,听说刘氏要来作坊点豆腐,直接回家知会一声,老两口决定进城摆摊儿的事儿全交给儿子儿媳妇们,作坊里有里正媳妇在场,不会影响刘氏的名声。

    虽然李华不在意,刘氏看到里正媳妇也等在作坊门外很是松了口气,她大概就是个服从的命,实在办不到亲身指挥男人做事儿,昨儿夜里都没睡好……

    专职做关键环节的技术员,很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