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他坚定道。

    我嘟着嘴往艾瑞克的房间探头“艾瑞克我给你刮胡子吧!”

    陆柏青“……”

    艾瑞克“滚!”

    我哼╭(╯╰)╮

    陆柏青帮我包扎好,又突然抬起头来,“你……”

    我以为经过他的深思熟虑已经同意要让我给他刮胡子,正激动着,他迅速转移话锋“我那里有一本书,有些地方看不懂。”

    “是吗?”我冲他眨眨眼睛。

    他这几天把我书柜上的书本大致都翻了个遍,我都惊讶怎么会有这么勤奋好学的人。我让他把书拿出来,跑到沙发上坐下。

    我这个沙发,名字是叫沙发,但其实跟个榻榻米差不多。我盘腿坐在上面,正好够得上茶几的高度。因为我疯狂迷恋这种欧式简约的客厅布置方式,觉得很是温馨,偌大的客厅被我搞得像蜗居。

    陆柏青拿着书在我旁边盘腿坐下,我看着他堵在沙发上显然不够盘的腿,一时有些羡慕。我打开书本,封面上赫然写着《自卑与超越》。

    我有些惊讶,他一个经济学的,怎么会对这个感兴趣?

    这本书讲的是受弗洛伊德的“补偿机制”的影响,人们出于自卑或是追求优越感会采取许多手段来改变这种处境。

    而为了解决自卑感,阿德勒认为我们需要回到童年时期,摒弃个体意义追溯自卑的根源。因为他们认为自卑感都是源于童年时期的各项不完美。

    书是师父放在这里的,我平时懒散,不太喜欢看着这种书籍,倒是更喜欢读小说。

    陆柏青翻开书,找到他批注的那一页指出来,问我“补偿机制是什么?”

    我扶着额。因为我也不是很懂这本书,生怕解答错了,思考再三找了个比较简洁的答案

    “嗯…弗洛伊德的补偿机制应该说的是人正是因为不完美,所以才要追求完美,但是碾压他人终究无法达到优越。”

    我说着抬头看他,他推了推眼镜,一双眼镜炯炯有神的望着我,不知道在想什么。

    “你怎么了?”

    他顿了一下,目光有些闪烁“可是没有参照物,怎么知道自己优越呢?”

    “我也很奇怪这个问题。可能哲学家心里是觉得不要把攀比变成束缚自己进步的枷锁吧。人活到一定境界,就会觉得旁人的重要性很低,永恒的敌人都是自己。”

    “人的敌人是自己……”陆柏青小心的重复着我的话,目光定定的盯着某个地方,若有所思。

    我看着他线条分明的侧脸,八卦的凑过去,“怎么?你有一只想要超越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