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向族长税稷借了村里的工匠和两位老师,其中一位就是罗哲的数学女老师涂娇。

    涂娇水蛇腰、前凸后翘、乌云秀发,杏脸桃思,在后世这种妖精身材,肯定被男子围过里三圈外三圈,但在村里已经快19的她依然单身,原则上160规定18岁才能成亲,但18岁是虚岁,她19却是实岁。

    在没有门第观念的桃花村,人们都崇尚自由恋爱。可桃花人对美女的欣赏是肥屁股、肥腰好生娃,涂娇又顶着一个“博士后”头衔的女学究,在本来就女多男少的桃花村,就算涂娇想嫁也需要主动讨人欢喜。

    也许这正是涂娇需要的,单身留给她大量的时间做学问。

    罗哲又从河西挑选了两名物理好的学生涂雄和龚干。

    160留下的遗产还没有被桃花人败光,煤石由于引火麻烦,煤烟呛人,生活在大山之中的桃花人更喜欢烧材,因此还有不少。

    村里工艺匠人手艺还在,经过几人了一个来月努力,终于做出了数十枚珠子,小的有成人拇指大小,大的有小半个拳头大小。

    涂娇在制造过程中,发现通过参杂不同的矿物,玻璃会成不同的颜色,建议罗哲在玻璃中加入不同杂质,以扬长避短,不追求玻璃珠的透明度,而追求玻璃珠的色彩多样性,最终制造出了五颜六色珠子。

    罗哲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把玻璃珠子卖掉?

    桃花人对罗哲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烧出玻璃珠已经非常不解,这珠子只是好看,但不能吃也不能用做器物,要想靠他们卖掉玻璃珠子就更不可能,销售还得靠罗哲自己。

    罗哲先后去见了陈氏和罗业,这也是他第一次走出桃花村。由于桃花人也不经常外出,出村并没有大路,只是两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出村的工具也主要靠双脚。

    下沙村虽然有个集市,偶尔有商人来交易些生活必须品,三五日才有一场集市,对于玻璃珠这种“重宝”,可没有几个人能识货。

    现在西村最缺少食盐,罗哲花费大力气造玻璃珠也想为西村换回一年的用盐,另外看看这个乱世对玻璃珠的接受度。

    罗业领着罗哲、罗姬在下沙村转了两天,没有一个商人出价让罗哲满意。

    于是罗哲和罗姬选择了北上,去上沙村找陈氏,看看能否到会无县城售卖玻璃珠。

    会无县城,地处南丝绸之路要道,寻找到一个有钱且识货的买主,几率会大很多。

    罗哲先去了上沙村见了陈氏,上沙村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建在河谷的半破山,外围用篱笆围了一圈,防止野兽的侵袭,像是个山寨,河谷的“坝子”上种植的稻子,已经挂穗。

    今年安宁河没有发怒,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一个来月后坝子里的稻子便可以丰收。半山的梯田种的是大豆和桑麻。

    上沙村还有些村民散居在河谷上游两岸,由于并没有沙村中心一样平坦的地势,主要牧猎生存,起到对村子的预警作用。

    桃花村每年会给予些粮食补助,猎户用多余的猎物和毛皮村里换一些必须品。为了保护桃花村,上沙村只有部分住的久的村民知道桃花村存在。

    沙村村民也要比桃花村过得清苦一些,偶尔会有些外来的商人来换些皮毛,交易大多以物易物。

    陈氏自从罗哲的西村计划开始后,已经派了几波人出去打探消息,自己也亲自到会无县城去了一次。

    外面的局势错综复杂,先前蜀中大乱,巴蜀南下的马队和商人更少了,以服务商队为生的行业迅速凋零。

    少了蜀中的商人,民间交易主要布谷金宝为交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