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瑜接着说道:“巨鹿公,不瞒你说,这一次,翟斌的起兵,还真是选对了时候,您应该知道,姚苌造反后,太子殿下手上,已经沒有兵了,这时候他是几乎拿不出兵马來弹压翟斌的,翟斌这股力量,说大不大,说小可也不小,如果他不举旗,各方势力还处于一个暂时的平衡状态,也就沒事,如果他一冒出來,那么就彻底打破了平衡……后果很严重!”
苻睿沉默的点点头,他听明白了楚瑜的意思。
翟斌在这个非常的时候冒出來,对着洛阳而去,可以说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狠狠给了大秦帝国一刀,他自己虽然沒啥机会成事,可是这个就像中药一样,药引子也许直接治不了病,却能发挥莫大的作用。
“况且!”楚瑜补充道:“这一次,大人打翟斌,利大于弊!”
“愿闻其详!”
“这一次,大人回军攻打翟斌,能够为国分忧,不管怎么说,国家的国君是谁,都得保护国家,这样对大人有利,其次,翟斌实力不强,战而胜之,难度不大,这能提升大人的威望,最重要的是,这支军队跟着大人出征一來,并沒有打仗,而大人您也知道,掌握军队最好的办法,是打胜仗!”
苻睿笑了,他明白了楚瑜的意思,直接道:“那么先生,你说,这仗怎么打!”
楚瑜笑了笑,走到地图前,用手轻轻画了一条线,而楚瑜也笑了。
这就是黄河北岸出现秦军的原因。
******************************************
建康,谢安府中。
东边的正房内,矮榻之上,横设一几,谢安正与一人奕棋。
行棋之人年约三十,姿容秀美,床下一人观棋,服饰华贵,时而闪动的眼睛下有一只大大的鼻子,貌似观棋,心不在焉。
这两个人都是东晋望族,江左士族高门之中有两大王氏,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是王导那一支,王羲之、王献之兄弟、王谧皆出此门,太原王氏又分为两只支,王昶是一支,直到现在位高权重,和谢安一同辅政的王坦之,王家五世盛德,比起东汉时候袁绍四世三公还要显赫。
观棋的年轻人就是王坦之的三子王国宝,谢安之婿,他娶了谢灵的姐姐,只是谢安一直觉得,这个孩子,精明是有的,但是小聪明多,格局不大,心里对他并不是很喜欢。
另一支是王昶兄子王默之孙王峤、王讷兄弟那一支,王峤兄弟避乱渡江,世代与皇帝联姻,王讷之子王潆,哀皇后之父,王峤之子王蕴,当今孝武皇后之父,与谢安奕棋的年轻人,就是王蕴之子王恭,字孝伯,当今国舅,丹阳尹。
此时此刻,刘裕大军正深入敌后,长驱直入,而盘中二人的奕棋,也到中盘阶段,谢府的管家兴冲冲的进了屋,脸上洋溢着喜滋滋的神色,将一封加着火漆的驿书递给正在赋棋的谢安,谢安展开一观,旋即将书信搁在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
管家退出去,王国宝用目光斜睨书信一眼,心里在琢磨管家兴奋的笑意,他一直在想着前方的战事,刘裕其人。虽然他也佩服,也相信这个寒门出身的人,比起很多士族门阀的人,要厉害十倍不止,可是老实说,这一次他不是太赞同刘裕北伐的,因为上一次三路大军一起行动,却惨遭败绩,让他心里有些沒底,仓促兴师,也的确不合兵法。
棋已经收官,小棋童上前数子,谢安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角,笑道:“这一局啊!也真长,呵呵呵,咱们歇一会!”
王恭目光流动,问道:“谢公,此信似是军报!”
谢安徐徐答道:“然,刘裕围攻广固,旬日可下!”
王恭眼中兴奋的光芒一闪即逝,王国宝高兴地跳起來“好,太好了,寄奴果是了得!”
谢安看了他一眼,沒作声,王恭起身告辞,踩着薄薄的一层雪,迤逦去了,谢安望着王恭的背影对王国宝叹道:“人道王孝伯濯濯如春月柳,诚不虚也!”
王国宝欲言又止,谢安瞟他一眼,缓缓道:“度支尚书郎任命已下,何不就职!”
苻睿沉默的点点头,他听明白了楚瑜的意思。
翟斌在这个非常的时候冒出來,对着洛阳而去,可以说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狠狠给了大秦帝国一刀,他自己虽然沒啥机会成事,可是这个就像中药一样,药引子也许直接治不了病,却能发挥莫大的作用。
“况且!”楚瑜补充道:“这一次,大人打翟斌,利大于弊!”
“愿闻其详!”
“这一次,大人回军攻打翟斌,能够为国分忧,不管怎么说,国家的国君是谁,都得保护国家,这样对大人有利,其次,翟斌实力不强,战而胜之,难度不大,这能提升大人的威望,最重要的是,这支军队跟着大人出征一來,并沒有打仗,而大人您也知道,掌握军队最好的办法,是打胜仗!”
苻睿笑了,他明白了楚瑜的意思,直接道:“那么先生,你说,这仗怎么打!”
楚瑜笑了笑,走到地图前,用手轻轻画了一条线,而楚瑜也笑了。
这就是黄河北岸出现秦军的原因。
******************************************
建康,谢安府中。
东边的正房内,矮榻之上,横设一几,谢安正与一人奕棋。
行棋之人年约三十,姿容秀美,床下一人观棋,服饰华贵,时而闪动的眼睛下有一只大大的鼻子,貌似观棋,心不在焉。
这两个人都是东晋望族,江左士族高门之中有两大王氏,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是王导那一支,王羲之、王献之兄弟、王谧皆出此门,太原王氏又分为两只支,王昶是一支,直到现在位高权重,和谢安一同辅政的王坦之,王家五世盛德,比起东汉时候袁绍四世三公还要显赫。
观棋的年轻人就是王坦之的三子王国宝,谢安之婿,他娶了谢灵的姐姐,只是谢安一直觉得,这个孩子,精明是有的,但是小聪明多,格局不大,心里对他并不是很喜欢。
另一支是王昶兄子王默之孙王峤、王讷兄弟那一支,王峤兄弟避乱渡江,世代与皇帝联姻,王讷之子王潆,哀皇后之父,王峤之子王蕴,当今孝武皇后之父,与谢安奕棋的年轻人,就是王蕴之子王恭,字孝伯,当今国舅,丹阳尹。
此时此刻,刘裕大军正深入敌后,长驱直入,而盘中二人的奕棋,也到中盘阶段,谢府的管家兴冲冲的进了屋,脸上洋溢着喜滋滋的神色,将一封加着火漆的驿书递给正在赋棋的谢安,谢安展开一观,旋即将书信搁在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
管家退出去,王国宝用目光斜睨书信一眼,心里在琢磨管家兴奋的笑意,他一直在想着前方的战事,刘裕其人。虽然他也佩服,也相信这个寒门出身的人,比起很多士族门阀的人,要厉害十倍不止,可是老实说,这一次他不是太赞同刘裕北伐的,因为上一次三路大军一起行动,却惨遭败绩,让他心里有些沒底,仓促兴师,也的确不合兵法。
棋已经收官,小棋童上前数子,谢安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角,笑道:“这一局啊!也真长,呵呵呵,咱们歇一会!”
王恭目光流动,问道:“谢公,此信似是军报!”
谢安徐徐答道:“然,刘裕围攻广固,旬日可下!”
王恭眼中兴奋的光芒一闪即逝,王国宝高兴地跳起來“好,太好了,寄奴果是了得!”
谢安看了他一眼,沒作声,王恭起身告辞,踩着薄薄的一层雪,迤逦去了,谢安望着王恭的背影对王国宝叹道:“人道王孝伯濯濯如春月柳,诚不虚也!”
王国宝欲言又止,谢安瞟他一眼,缓缓道:“度支尚书郎任命已下,何不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