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吴争再忿,最多也就是骂声“伪朝”、“伪帝”。

    可问题是,如今连这都不能骂。

    因为朱以海做的是建兴朝的皇帝,而吴争是建兴朝的元老,骂建兴朝是伪朝,岂不是在骂自己?

    这种憋闷,确实令吴争心头怒火炽燃。

    如果不是这七年的历练,说不定,还真和麾下诸将们的诉求一样,率军回师荡平众小了。

    七年了,时间令人成熟,吴争也二十四岁,已为人父了。

    按这个世代,那就是真正的成年人了。

    能这么干吗?

    吴争也在心里问自己,但答案只有一个——不能!

    如果自己真想为天下汉人福祉做些事,那就不能。

    打烂用七年时间经营出的江南各府,与谁有益?

    反正与自己无益!

    此战之始,吴争确实料到后方会出事,所以也做了一些部署和应对之策。

    然而,吴争确实没有想到,他们会用这种方式来掣肘自己。

    不否定他们北伐的心思是坚决的,但事实上,这些人确实在拖北伐的后腿。

    因为他们怕啊,怕吴争一鼓作气,收复顺天府啊。

    这样一来,本就名声在外的吴王殿下,以监国登基岂不水到渠成了吗?

    还有谁能拦、谁敢拦?

    好嘛,于是就出现了准备不够、粮草不足、军工坊产量跟不上等等诸如此类之事了。

    只要北伐军停滞于兖州,哪怕是济南府以南,那就不算大功告成。

    到时,清廷就有足够的时间,部署与北伐军的对抗。

    这些人是真人精啊,他们心里明镜儿似的,仗打到这份上,清廷败局已定。

    那么,拖上些时日,又有何妨,七年都过去了,还怕拖七个月?

    张国维到徐州,面会吴争,结果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