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罢,张师傅立即起身道:“明天如何?”这一答复让急切的高晓明细感意外。

    高晓明微怔,他知道农忙时节可能需等待,但没想到张师傅答应如此干脆利落。

    他忍不住开口:“您…不用忙农耕吗?”这句话下意识脱口而出。

    闻言,张师傅似笑非笑地轻哼了一声,“就这么点土地,不必忙活。”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山村生活的自在与悠然。

    高晓明环顾四周,此时才真正意识到大龙村的山乡风味。

    他本处所在的高家村尽管被群山环绕,仍有大片相连的七百亩良田,足以养活村里的人们;然而大龙村整个村子仅紧邻山脚下,成狭长的一条,可供耕种的水稻田也同样有限,最多百十来亩。

    这里的农舍依山势而造,大都并无围墙,与山路交错,使得他在路经老张屋外的时候能够清晰地看到他抽烟的身影。

    由于水田寥寥,村落里人口也不密集,分布松散。

    见到张师傅痛快,高晓明亦无迟疑,详细报出自家坐标,随即询问打井的价格和食宿安排。

    至于价格还可接受,但张师傅提出要在打好井后在他家中停留几日,直至满意了才会带走工钱。

    因为交通条件不便,他来回需耗费大量时间,所以井匠们通常会在雇主家里暂居,等工作完成,确认雇主满意才离席带薪。

    次日清晨,井工师傅张师傅携其沉默内敛的儿子来到,孩子约莫二十岁左右,看似与高晓明年纪相近,但言行沉静,丝毫不见年轻活力。

    他始终跟随在张师傅身后,保持着无声的沉默。

    热情洋溢的高晓明热烈迎接他们,首先带他们参观院子一圈,又引领上山转悠,从山坡向下俯瞰院落。

    张师傅并未携带风水探测器,全凭着经验丰富的眼睛和洞察力,凭借地理形态估算打井的合适地点。

    返回院子后,他在一块地方用力插入铲子,以低沉的声音指示道:“就是这儿,我们就从这儿挖井。”

    对此,高晓明并无置疑,尊重行家所为,于是让张师傅一家动手施工。

    他们的井址位于院门右侧,靠近厨房,有利于取水。

    考虑到他们话少沉默,高晓明便在一旁静静观看,而不打扰。

    两人工作相当默契,共同挖掘坑洞,再将其扩展成圆形的井洞。

    挖掘过程中产生的土块则被他们挑往指定位置。

    尽管只有两人在操作,但干起活来高效麻利,一天下来,已见到了些许渗水,井底也开始混有石头。

    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此,还需继续深入。

    高家村一般井深约十五米,水质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