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妮儿紧跟着十一跨进了听雨阁大门,她抬眼,看见了一张能够铭记于心的脸,透过这张脸,她仿佛看见了山顶的冰雪。她记得,已经过世的奶奶曾经说过,这山顶的冰雪是世间最纯净美好的东西。虽然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这话的含义,但这一刻,她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情绪在心底蔓延。
“你是谁呀?”小妮儿看着眼前一头乌发的少年好奇地问道。
“我?我是你的师兄,霁慈。”霁慈抬头望着这个一身青莲色布衣的小姑娘,轻声道:“坐吧,要不要一起用早膳?”
小妮儿看着桌上的斋饭忙不迭的点头,二人围坐在一张小圆桌上,小妮儿拿起筷子,开开心心地吃了起来。霁慈笑笑,也拿起了筷子,看着小妮儿夹了好几筷子竹笋炒蘑菇,霁慈也忍不住夹了两根,并且学着小姑娘的样子往嘴里扒了一大口饭,出奇的香。
这顿早饭,因着小妮儿一直专注的埋头苦干,霁慈也一改往日的作风,吃了许多。终于,霁慈慢慢放下筷子拿帕子擦了擦依然干净的嘴,无意间看到小妮儿那油渍麻花,还沾了两粒饭粒的嘴,下意识将帕子递了过去。小妮儿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那张洁白的帕子,没敢动。霁慈见状,轻轻的将帕子按在小妮儿的嘴角上,轻轻的擦了擦。这样一来,油渍,饭粒全都到了小方帕的身上。
擦完了,霁慈打算收回手来,小妮儿却突然反应过来,一把握住了霁慈即将收回去的手,进而劈手夺下了手帕,道:“霁、霁慈师兄,谢谢你!帕子脏了,我回去洗洗再还给你吧。”
霁慈看着小妮儿攥着手帕,只好笑笑说:“那好,随你吧。”
十一不知从哪里冒出来,默默撤下了早膳,端上了一壶茶水并几样果子。
“师兄,打扰你这么久了,我也该回去了。”小妮儿抿了抿嘴,心想,自己已经吃了许多,真是不好意思再留下来了。
霁慈笑了笑,点了点头,道:“不方便送你了,慢走。”
小妮儿这才发现,霁慈师兄坐在一把奇怪的椅子上,椅子的两侧还带着两个大轮子。
“嗯,没关系的,谢谢师兄们!”小妮儿回答道。说完,往小香斋走去。
刚刚迈进小香斋的大门,就看见济空师兄站在院子里。见小妮儿回来了,济空招呼道:“小师妹,我是来问问你,要不要一同去上一次寺中早课,你刚来,恐怕还不知道该怎样去。”
小妮儿愣了一下,忙道谢道:“谢谢济空师兄,我正好不知道该怎么去。”
“那……你方便的话,咱们现在便去吧!”济空柔声说道。
“嗯!”小妮儿将准备洗的帕子胡乱塞进了衣襟里。济空走到她面前,道:“走吧。”小妮儿伴着济空往寺庙前院走去,济空边走边介绍道:“这寺名唤空山寺,是太宗年间建立的。据说,当年太宗因杀戮太重,百姓流离失所,特在京城建立空山寺,以佑苍生,只可惜,京城繁华,不足以体现祈福之心。太宗便命一批高僧来到这偏远的灵隐山,建立了空山寺,为京城之替身,于此地为苍生祈福……”济空平日里讲经讲惯了,一开腔便说的沉浸其中,完全忽视了跟在后面的小妮儿。可怜小妮儿才七岁,手短脚短,这从后院到前院金元殿的路又有些波折,小妮儿是彻底跟不上了。
济空这才回过神来,驻足等待,等小妮儿终于追了上来,真是气喘吁吁。济空思考片刻,左手执起右手的袖子递到小妮儿面前道:“失礼了,你若不嫌弃便拉着小僧的袖子吧,路上也轻松些。”
小妮儿看着济空师兄瓷白的手,接过了那片袖子,道:“谢谢师兄!”
就这样一路走到了金元殿门前,小妮儿松开了叫自己攥皱了的那一小片袖子,因为出了一点汗,那片杜若色的布料已经成了绀蓝色。小妮儿忍不住抬手抚了抚济空那片皱巴巴的袖子。
济空笑笑,他对小妮儿照顾有佳,不仅仅是因为师叔祖了元外出游历叮嘱了自己,也是因为小妮儿给她一种亲切的感觉,现在看来,应当是小妮儿种种小女孩般的作态,像极了他家中的小妹妹吧!毕竟,他已经许久没有见过自己的小妹妹了。
小妮儿随济空走进了金元殿,殿中已经有许多弟子在念经、敲木鱼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禅师坐在前头,正闭眼念经。
小妮儿一眼就认出来了,他是曾经给她糖吃的长眉老爷爷——济空师兄说过的西堂主,了悟。于是,小妮儿同济空坐在一处蒲团之上,静静听老和尚念经、讲经。前面讲经还听的津津有味,可过了一会,西堂主又开始念经了“南无额弥陀福……”,小妮儿听得昏昏欲睡,忍不住打起了瞌睡。头如小鸡啄米般,一下,两下,三下……
金元殿的东北角上,正听着经的霁慈回过头来,远远看着那个打瞌睡的小丫头,忍不住露出一抹浅笑,又极快的收了回去。
高堂之上,长眉长髯的了悟大师微微抬了下眼皮,随即像是什么都没看见似的继续念经。
“你是谁呀?”小妮儿看着眼前一头乌发的少年好奇地问道。
“我?我是你的师兄,霁慈。”霁慈抬头望着这个一身青莲色布衣的小姑娘,轻声道:“坐吧,要不要一起用早膳?”
小妮儿看着桌上的斋饭忙不迭的点头,二人围坐在一张小圆桌上,小妮儿拿起筷子,开开心心地吃了起来。霁慈笑笑,也拿起了筷子,看着小妮儿夹了好几筷子竹笋炒蘑菇,霁慈也忍不住夹了两根,并且学着小姑娘的样子往嘴里扒了一大口饭,出奇的香。
这顿早饭,因着小妮儿一直专注的埋头苦干,霁慈也一改往日的作风,吃了许多。终于,霁慈慢慢放下筷子拿帕子擦了擦依然干净的嘴,无意间看到小妮儿那油渍麻花,还沾了两粒饭粒的嘴,下意识将帕子递了过去。小妮儿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那张洁白的帕子,没敢动。霁慈见状,轻轻的将帕子按在小妮儿的嘴角上,轻轻的擦了擦。这样一来,油渍,饭粒全都到了小方帕的身上。
擦完了,霁慈打算收回手来,小妮儿却突然反应过来,一把握住了霁慈即将收回去的手,进而劈手夺下了手帕,道:“霁、霁慈师兄,谢谢你!帕子脏了,我回去洗洗再还给你吧。”
霁慈看着小妮儿攥着手帕,只好笑笑说:“那好,随你吧。”
十一不知从哪里冒出来,默默撤下了早膳,端上了一壶茶水并几样果子。
“师兄,打扰你这么久了,我也该回去了。”小妮儿抿了抿嘴,心想,自己已经吃了许多,真是不好意思再留下来了。
霁慈笑了笑,点了点头,道:“不方便送你了,慢走。”
小妮儿这才发现,霁慈师兄坐在一把奇怪的椅子上,椅子的两侧还带着两个大轮子。
“嗯,没关系的,谢谢师兄们!”小妮儿回答道。说完,往小香斋走去。
刚刚迈进小香斋的大门,就看见济空师兄站在院子里。见小妮儿回来了,济空招呼道:“小师妹,我是来问问你,要不要一同去上一次寺中早课,你刚来,恐怕还不知道该怎样去。”
小妮儿愣了一下,忙道谢道:“谢谢济空师兄,我正好不知道该怎么去。”
“那……你方便的话,咱们现在便去吧!”济空柔声说道。
“嗯!”小妮儿将准备洗的帕子胡乱塞进了衣襟里。济空走到她面前,道:“走吧。”小妮儿伴着济空往寺庙前院走去,济空边走边介绍道:“这寺名唤空山寺,是太宗年间建立的。据说,当年太宗因杀戮太重,百姓流离失所,特在京城建立空山寺,以佑苍生,只可惜,京城繁华,不足以体现祈福之心。太宗便命一批高僧来到这偏远的灵隐山,建立了空山寺,为京城之替身,于此地为苍生祈福……”济空平日里讲经讲惯了,一开腔便说的沉浸其中,完全忽视了跟在后面的小妮儿。可怜小妮儿才七岁,手短脚短,这从后院到前院金元殿的路又有些波折,小妮儿是彻底跟不上了。
济空这才回过神来,驻足等待,等小妮儿终于追了上来,真是气喘吁吁。济空思考片刻,左手执起右手的袖子递到小妮儿面前道:“失礼了,你若不嫌弃便拉着小僧的袖子吧,路上也轻松些。”
小妮儿看着济空师兄瓷白的手,接过了那片袖子,道:“谢谢师兄!”
就这样一路走到了金元殿门前,小妮儿松开了叫自己攥皱了的那一小片袖子,因为出了一点汗,那片杜若色的布料已经成了绀蓝色。小妮儿忍不住抬手抚了抚济空那片皱巴巴的袖子。
济空笑笑,他对小妮儿照顾有佳,不仅仅是因为师叔祖了元外出游历叮嘱了自己,也是因为小妮儿给她一种亲切的感觉,现在看来,应当是小妮儿种种小女孩般的作态,像极了他家中的小妹妹吧!毕竟,他已经许久没有见过自己的小妹妹了。
小妮儿随济空走进了金元殿,殿中已经有许多弟子在念经、敲木鱼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禅师坐在前头,正闭眼念经。
小妮儿一眼就认出来了,他是曾经给她糖吃的长眉老爷爷——济空师兄说过的西堂主,了悟。于是,小妮儿同济空坐在一处蒲团之上,静静听老和尚念经、讲经。前面讲经还听的津津有味,可过了一会,西堂主又开始念经了“南无额弥陀福……”,小妮儿听得昏昏欲睡,忍不住打起了瞌睡。头如小鸡啄米般,一下,两下,三下……
金元殿的东北角上,正听着经的霁慈回过头来,远远看着那个打瞌睡的小丫头,忍不住露出一抹浅笑,又极快的收了回去。
高堂之上,长眉长髯的了悟大师微微抬了下眼皮,随即像是什么都没看见似的继续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