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早晚水落石出!(3/5)
朱檀找不到彭韶,就借机来找唐伯虎他们。
刑部大牢比镇抚司昭狱要好很多,而且还有丁哲等人相助,所以唐伯虎和徐经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惩罚。
他们的心态都很好,对于朱檀的出现,也是十分感谢。
丁哲借着这个做好事的机会,在两人面前替朱檀说话。
“侯爷,刚才丁大人传来消息,杨鹏的侄子被杀一事,侯爷大人亲自出面,铁面无私,将那厂中的护卫给镇压了下去,实在是令人高兴啊。”
朱檀听到唐伯虎的话,轻轻摇了摇头,心道:“原来是这样啊,大家都说我是个坏人。”
果然,坐着说话不腰疼,人情比法律更重要,放在古代,这并不算错。
“两位在刑部做了什么?彭先生有没有查到科举之事?”朱檀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从丁哲的口中,他也知道了自己的罪行。
“彭先生虽然没有亲自来找我们,但已经和我们说了,这件案子,他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而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彭先生也说了,这案子很快就能结,不会拖延到放榜那一天,只是为了让我们心里有个底,知道这一场会试,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朱檀此时的目的,并不是要唐伯虎考中状元,他只想着能不能选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这倒是给唐伯虎带来了一些转机,至少他没有沦落到那种落魄落魄,离异,一贫如洗的地步。
嗯?也许有其他方法可以挽救。
朱檀问道:“两个人也不用灰心,我或者可以向皇帝陛下申请增加一项恩科,只是不知这一年是否能够增加。”
唐伯虎和徐经相视一笑,脸上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唐伯虎解释道:“恩榜是从宋代开始的,和礼部的科举不同,没有专门的考生报名,所以被称为恩科,也可以用来参加一些特殊的考试,比如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恩科之类的。”
朱檀知道恩科之后,两眼放光。
“也不是没有道理,我听说,皇帝将《大明律》修改为《明会典》,去掉了《大明律》中的许多不合理之处,明会典也终于编纂完毕,这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吗?这件事关系到很多家庭,我想我们可以籍此开一次恩科了!”
唐伯虎和徐经都点了点头,心想这一届科举是没戏了,要是能考上恩科,那就是光宗耀祖了,虽然比不上正科,但好歹也是个读书人。
对这件事情顿时有了些信心,也向朱檀仔细的解释了一遍。
朱檀有这样的想法,却是感觉自己一个人恐怕做不到。
而最有资格将这件事情推到台前的人,自然是李东阳。
不过朱檀对李东阳却是没有什么好感,思虑再三,便转身进入了囚禁程敏政的监牢之中。
这段时间,程敏政的心情可以用复杂来形容。
刑部大牢比镇抚司昭狱要好很多,而且还有丁哲等人相助,所以唐伯虎和徐经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惩罚。
他们的心态都很好,对于朱檀的出现,也是十分感谢。
丁哲借着这个做好事的机会,在两人面前替朱檀说话。
“侯爷,刚才丁大人传来消息,杨鹏的侄子被杀一事,侯爷大人亲自出面,铁面无私,将那厂中的护卫给镇压了下去,实在是令人高兴啊。”
朱檀听到唐伯虎的话,轻轻摇了摇头,心道:“原来是这样啊,大家都说我是个坏人。”
果然,坐着说话不腰疼,人情比法律更重要,放在古代,这并不算错。
“两位在刑部做了什么?彭先生有没有查到科举之事?”朱檀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从丁哲的口中,他也知道了自己的罪行。
“彭先生虽然没有亲自来找我们,但已经和我们说了,这件案子,他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而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彭先生也说了,这案子很快就能结,不会拖延到放榜那一天,只是为了让我们心里有个底,知道这一场会试,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朱檀此时的目的,并不是要唐伯虎考中状元,他只想着能不能选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这倒是给唐伯虎带来了一些转机,至少他没有沦落到那种落魄落魄,离异,一贫如洗的地步。
嗯?也许有其他方法可以挽救。
朱檀问道:“两个人也不用灰心,我或者可以向皇帝陛下申请增加一项恩科,只是不知这一年是否能够增加。”
唐伯虎和徐经相视一笑,脸上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唐伯虎解释道:“恩榜是从宋代开始的,和礼部的科举不同,没有专门的考生报名,所以被称为恩科,也可以用来参加一些特殊的考试,比如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恩科之类的。”
朱檀知道恩科之后,两眼放光。
“也不是没有道理,我听说,皇帝将《大明律》修改为《明会典》,去掉了《大明律》中的许多不合理之处,明会典也终于编纂完毕,这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吗?这件事关系到很多家庭,我想我们可以籍此开一次恩科了!”
唐伯虎和徐经都点了点头,心想这一届科举是没戏了,要是能考上恩科,那就是光宗耀祖了,虽然比不上正科,但好歹也是个读书人。
对这件事情顿时有了些信心,也向朱檀仔细的解释了一遍。
朱檀有这样的想法,却是感觉自己一个人恐怕做不到。
而最有资格将这件事情推到台前的人,自然是李东阳。
不过朱檀对李东阳却是没有什么好感,思虑再三,便转身进入了囚禁程敏政的监牢之中。
这段时间,程敏政的心情可以用复杂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