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官前往国子监讲学并不是罕见事情,相反翰林组成的讲师团,定期会去国子监讲学,指导监生跟太学生。

    不过这也是需要讲流程的,双方接洽约定好时间、人数,很少如同这般直接找上门来,点名邀请某位翰林去国子监讲学。

    就算沈忆宸乃三元及第,文人翘楚,也不能如此特殊待遇吧?

    “今日圣上视察国子监,大司氏感状元公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於是特邀前往国子监讲学。”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脸sE皆变!

    因为这可不是普通的为国子监学子们讲学授课,而是为皇帝讲学,意味着担当临时帝王师的美名。

    国子监祭酒为何会如此器重沈忆宸,把此等亲近圣上的良机送到他面前,也太夸张了点吧?

    不过很快就有人想起了叩阙鸣冤事件,当初沈忆宸不畏强权直言上疏,某种意义上是救了国子监祭酒一条命。现在投桃报李,看起来也实属正常。

    但是这番想法,恐怕得放在御赐金腰带之前了。沈忆宸有了“阉党中人”头衔後,之前的叩阙事件,如今看来也不是那麽的纯粹简单。

    “没想到圣上推掉了经筵,是去国子监视察了。”

    “那岂不是意味着,沈忆宸一步跳到了经筵讲官的职位?”

    “此子何德何能,担得起帝师美名?”

    诸翰林听到之後,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那日沈忆宸仗“官”压人的效果也很明显,哪怕心里面各种不服嫉妒,却无人敢大声嘀咕。

    因为他们心中面很清楚,沈忆宸这个新人後辈不好惹,是真不会忍气吞声。

    哪个时代都是软的怕y的,y的怕横的。

    不过却有一人不怎麽怕沈忆宸,杨鸿泽内心满腔愤慨,毫不顾忌开口道:“欺世盗名之辈,如今却能登大雅之堂称帝王师,真是天道不公!”

    对於众翰林这种背後私语举止,杨鸿泽也看不顺眼。

    吾等文人,如果连面对未来盗国之辈的勇气都没有,还如何以文载道,匡扶社稷?

    杨鸿泽此话出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众翰林看着他也是面露惊讶。

    今年的三鼎甲真是个个生猛,本以为出来沈忆宸这个狂人已经算例外了,结果没想到杨鸿泽这小子平日里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是真敢说啊。

    “慎言!”

    倪谦毫不犹豫开口训斥了一句,翰林院内部之事,岂能在外官面前展露,这小子b沈忆宸还不知道轻重!

    说罢,倪谦看向国子监助教回道:“沈修撰今日无要事坐班,就随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