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这么久,一坐下歇息,就觉得肚子饿得不行,雷子问有没有吃的,女人给屋主翻译了一遍,屋主拿来了几块烤粑粑和茶水,烤粑粑很解饿,几块粑粑几碗茶下肚,原本瘪下的肚子撑得滚圆。
这里的人并不很热情好客,女人不咸不淡的和我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告诉我们她叫和蓝,又问我们的名字,我们也都报了名讳,当然报的是小王、雷子之类的绰号。
和蓝说:“你们朋友的情况有些奇怪,明天我带你们去找桑尼占卜。”
桑尼!我顿时来了兴趣。
如果说东巴是祭司,那桑尼就是巫师,是除了东巴教信仰以外,纳西族民间还普遍信仰的另一种本民族的传统巫文化。桑尼和东巴不同,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没有经书也不懂东巴经,也不需要实行父传子的世袭制。但是桑尼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担当的角色。有趣的是,桑尼自称是姜子牙的姐或妹的信徒,看过封神榜的都知道姜子牙这号人物,其实姜子牙是周初姜姓部族长,羌人为姜姓,桑尼自称是羌人部族长姜子牙的妹或姐的信徒,很有可能她本来就是古羌人部落的一个女巫首领……
扯远了,其实我在意的是桑尼的占卜以及捞油锅、赤脚从火中取刀、手擎烧红的神石、口叼烧红的犁铧赶鬼等巫术。
我想起了什么,问和蓝:“你们进行祭送端鬼仪式,这村里发生瘟疫了?”
祭送端鬼仪式是发生较大瘟疫或听说邻近地区发生瘟病的消息用以祛除和阻止瘟疫的侵害。
经我这么一说,明叔等人的面色均是一变。
和蓝说:“没瘟疫,是其他的原因。”
我问:“什么原因?”
和蓝没有回答。
衣服差不多烤干了,和蓝说这里算上地铺最多只能睡五个人,我们要是不介意可以去她家借宿。我和雷子就跟着去了她家,临走的时候我注意到屋主人仿佛松了口气。
和蓝的家就在隔壁,她有个五岁大的孩子,已经睡了,叫我们小点声,别吵醒了。安顿好后,雷子就躺到了床上,我也觉得很疲惫,两只眼皮跟挂了秤砣似的,不过还是硬撑着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坐到了油灯下。
“你这是干嘛?”雷子从床上转过身来问我。
“做些记录,也不能白来一趟。”我说。
“做记录?你这是要把自己收老东西的经历记录下来吗?”
我说:“谁他妈跟你记录这些,我是要把在少数民族村子里的见闻记录下来。”
雷子大笑:“我说你都不读书好多年了,还做笔记,再说,你听得懂他们说什么不?”
“我听不懂,但是看得见。”访谈法行不通还有直接观察法,再说我也不是在调研,就是纯粹的想做些记录。
“行,你记,不过我想跟你说句,咱们似乎误打误撞到了预定的村子了,这里的情况和我之前打听到的差不多,这次估计能捞着不少好东西。”雷子说完就转过身睡觉了。
第二天,我们跟着和蓝去找桑尼,和蓝带上了她的儿子,很腼腆的一个小鬼,特怕生,尤其害怕雷子这种体型的。我们先是去找了老李头他们,老李头和阿金和我们一起跟着和蓝去找桑尼,明叔和大墩仔不同我们过去。
昨晚天太黑,什么都看不见,现在一看,整个村子都是木楞房,有独栋的也有院落型的,这里的房子都十分陈旧,可以看出这个村子因为偏远,发展相当滞后。沿途还看到了一些村民,他们一见和蓝,就扭头躲得远远的,似乎很害怕和她接触。
来到一处陈旧的木楞房院落前,正好一个中年女人从大门走出来,和蓝用纳西语和那人说了几句,中年女人招呼我们进屋。走进大门,我打量着这处院落,由三栋木楞房构成,是纳西族典型的木楞房院落,大门对面是母房,也就是正房,母房的两侧是两幢子房。跟着和蓝走进母房,里头的结构和昨晚我们烤火歇息的房间一样。
这里的人并不很热情好客,女人不咸不淡的和我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告诉我们她叫和蓝,又问我们的名字,我们也都报了名讳,当然报的是小王、雷子之类的绰号。
和蓝说:“你们朋友的情况有些奇怪,明天我带你们去找桑尼占卜。”
桑尼!我顿时来了兴趣。
如果说东巴是祭司,那桑尼就是巫师,是除了东巴教信仰以外,纳西族民间还普遍信仰的另一种本民族的传统巫文化。桑尼和东巴不同,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没有经书也不懂东巴经,也不需要实行父传子的世袭制。但是桑尼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担当的角色。有趣的是,桑尼自称是姜子牙的姐或妹的信徒,看过封神榜的都知道姜子牙这号人物,其实姜子牙是周初姜姓部族长,羌人为姜姓,桑尼自称是羌人部族长姜子牙的妹或姐的信徒,很有可能她本来就是古羌人部落的一个女巫首领……
扯远了,其实我在意的是桑尼的占卜以及捞油锅、赤脚从火中取刀、手擎烧红的神石、口叼烧红的犁铧赶鬼等巫术。
我想起了什么,问和蓝:“你们进行祭送端鬼仪式,这村里发生瘟疫了?”
祭送端鬼仪式是发生较大瘟疫或听说邻近地区发生瘟病的消息用以祛除和阻止瘟疫的侵害。
经我这么一说,明叔等人的面色均是一变。
和蓝说:“没瘟疫,是其他的原因。”
我问:“什么原因?”
和蓝没有回答。
衣服差不多烤干了,和蓝说这里算上地铺最多只能睡五个人,我们要是不介意可以去她家借宿。我和雷子就跟着去了她家,临走的时候我注意到屋主人仿佛松了口气。
和蓝的家就在隔壁,她有个五岁大的孩子,已经睡了,叫我们小点声,别吵醒了。安顿好后,雷子就躺到了床上,我也觉得很疲惫,两只眼皮跟挂了秤砣似的,不过还是硬撑着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坐到了油灯下。
“你这是干嘛?”雷子从床上转过身来问我。
“做些记录,也不能白来一趟。”我说。
“做记录?你这是要把自己收老东西的经历记录下来吗?”
我说:“谁他妈跟你记录这些,我是要把在少数民族村子里的见闻记录下来。”
雷子大笑:“我说你都不读书好多年了,还做笔记,再说,你听得懂他们说什么不?”
“我听不懂,但是看得见。”访谈法行不通还有直接观察法,再说我也不是在调研,就是纯粹的想做些记录。
“行,你记,不过我想跟你说句,咱们似乎误打误撞到了预定的村子了,这里的情况和我之前打听到的差不多,这次估计能捞着不少好东西。”雷子说完就转过身睡觉了。
第二天,我们跟着和蓝去找桑尼,和蓝带上了她的儿子,很腼腆的一个小鬼,特怕生,尤其害怕雷子这种体型的。我们先是去找了老李头他们,老李头和阿金和我们一起跟着和蓝去找桑尼,明叔和大墩仔不同我们过去。
昨晚天太黑,什么都看不见,现在一看,整个村子都是木楞房,有独栋的也有院落型的,这里的房子都十分陈旧,可以看出这个村子因为偏远,发展相当滞后。沿途还看到了一些村民,他们一见和蓝,就扭头躲得远远的,似乎很害怕和她接触。
来到一处陈旧的木楞房院落前,正好一个中年女人从大门走出来,和蓝用纳西语和那人说了几句,中年女人招呼我们进屋。走进大门,我打量着这处院落,由三栋木楞房构成,是纳西族典型的木楞房院落,大门对面是母房,也就是正房,母房的两侧是两幢子房。跟着和蓝走进母房,里头的结构和昨晚我们烤火歇息的房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