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忘机讲的这个故事,距今有大概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了,就发生在清朝的太平天国时期。
事实上历史上好几次降头术,包括其他邪法的兴盛,都与社会动荡密不可分。百姓因为没有安全的生活环境,就非常容易寄托于超自然的力量保护自己,而当局又因为动乱,对这种邪教苗头的东西失去遏制能力。往往就给了邪教邪法很大的发展机会。
这个故事的记录人是原本是当时广粤沿海的一个秀才,叫孙志钟,屡试不第,又有感于四处妖孽横行,一部分人仗着邪法无法无天,无恶不作。遂弃笔从道,加入了白衣降师的行列。
这孙志钟大概受天分所限,所以并没有在降术上有多大的成就。但他的文笔和书法都非常不错。所以在当降师的过程里,记录了很多当时的异事,写了本书,叫《竹编异闻》,是降教里很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
这《竹编异闻》里记载,大约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第四年,在广粤沿海一带,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很猖獗的邪教,邪教的名字叫做:七文堂。
这个堂口非常奇怪,外围成员虽然鱼蛇混杂,什么人都有,可是教派的核心成员,几乎清一色都是女流。而这个七文堂的教主,也是一个女子。
后来一些降师就发现,这个邪教的名字,就跟女人有很大的联系,七文,就是七个老钱的意思。在当时的广粤地区,恰好可以买一对女子缠足用的裹脚布。
其实当时的降师也并不是说,哪里有邪术,就立刻过去扑灭。他们也不具备这样做的人手和能力。又看这七文堂的堂主是个姓阮的女子,本来也没太放在心上。没想到这位阮教主虽然是一个女流,可行事比男子还狠上三分。不到两年的功夫,七文堂就发展成一个有数千人的大堂会,又用降头术控制了许多当地的官员。横行广粤地区,一旦有人敢和她们作对,立刻格杀勿论,死状往往惨不忍睹。
当时降教内部讨论,就觉得如果再放任这位阮大教主下去,非酿成大祸不可。就派了一批降师,去刺杀她。没想到这位阮教主的能力大大超出降教内部的预估,去的那批降师,连阮教主的一根毛都没伤到,就全被杀掉了,尸体还被七文堂的人送回来示威。
“叶子,元宵,你们刚才看到玉璧前面那个人的样子了么?”萧忘机讲到这里,突然问我们。
我心说我就忘了自己姓啥,那人转过头来时的样子也忘不了,连忙点了点头。
“那批被送回来的降师尸体,样子就和玉璧前的那个人非常接近。嘴唇、鼻子和耳朵,全都被割掉了,然后用线缝住。虽然人已经死透了,可伤口的线里面,还是有东西往外拱。到第三天头上,棉线崩裂,那东西终于拱了出来,嵌在伤口的血肉中间,是一只只细长浑浊的眼睛,甚至还对着守尸的人眨了几下。”
我一想起当时的场景,就觉得后脖子发凉,全身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元宵也吓得用手捂住了自己的鼻子,好像怕里面有眼睛钻出来似的。
降教内部召集了许多降师,可谁都没弄明白,这到底是什么类型的邪法,这才发现这位阮教主不简单。他们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了,调查了很久,才把这位阮教主的身世调查清楚。
原来这位阮教主,原本是太平天国一个将军的宠妾。
这将军虽然没封王,可手下的兵马着实不少。每攻占一个地方,就会大肆掠夺当地的财物,作为军饷。有一次,他们打破一处城寨后,从当地最大的一户人家的地窖里发现了一个密室。密室里装着两样东西:一把宝剑,还有一块残缺的帛书。
这位将军试了试宝剑,削铁如泥,发丝放在剑刃上一吹气,立刻断为两截。心中大喜。他是个大老粗,也看不太懂帛书上的文字,就随手丢在一边。
可他的这位阮妾就颇有心机,把那块帛书留了下来,慢慢去请教别人上面写的篆文,发现这帛书上面记载的,貌似是一些奇特的降术。
恰好这将军府中也养着一些高明的降头师,阮妾之前就对这些法术有些接触,并且还通晓一些基本的降头术。一读之下,就发现这帛书上面记载的降术,比她以往所见,都高明得多。这位阮妾天资极为聪颖,自己揣摩帛书上面的内容,又旁敲侧击地去问将军府里的降头师,居然被她把帛书上的法术,练成了一部分。一法通百法灵,那些府里降头师的本事,也被她学了个七七八八。
这位阮妾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便靠着自己的降术,从将军府里溜了出来。在广粤西部的州县,诈称自己是西王母的二女儿,来人间拨乱反正,骗了不少有钱有势人家的女眷,遂成立了七文堂,靠着一身降术发展壮大。
阮妾摇身一变,成了阮教主了。而她所得到的帛书,很可能是降教创始人李福安留下的《玄真隐诀撰微》中的一页。这《玄真隐诀撰微》,是降教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其中玄术通神,却早已经失传了。没想到其中一部分居然会辗转落入一个女子的手里。
这位阮教主也称得上是女中豪杰,七文堂壮大之后,阮教主也效仿洪秀全,自称女王,占据了茂州府的府衙作为王宫。在王宫里养了几十个王妃,自然全都是相貌英俊的男子了。
这群男王妃里,最得宠的一个叫做徐绩成。这名字一传回降教,险些把降教里面人的肺都气炸了。
原来他们当时派了九个人去杀阮教主,结果就送回来八具尸体,少的那个人,就是这位徐绩成。他长得确实是英姿飒爽,潇洒不凡,眉宇间透着一股正气。可没想到居然这么贪生怕死,为了活命,居然甘心当了阮教主的男宠,真是降师的耻辱。
事实上历史上好几次降头术,包括其他邪法的兴盛,都与社会动荡密不可分。百姓因为没有安全的生活环境,就非常容易寄托于超自然的力量保护自己,而当局又因为动乱,对这种邪教苗头的东西失去遏制能力。往往就给了邪教邪法很大的发展机会。
这个故事的记录人是原本是当时广粤沿海的一个秀才,叫孙志钟,屡试不第,又有感于四处妖孽横行,一部分人仗着邪法无法无天,无恶不作。遂弃笔从道,加入了白衣降师的行列。
这孙志钟大概受天分所限,所以并没有在降术上有多大的成就。但他的文笔和书法都非常不错。所以在当降师的过程里,记录了很多当时的异事,写了本书,叫《竹编异闻》,是降教里很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
这《竹编异闻》里记载,大约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第四年,在广粤沿海一带,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很猖獗的邪教,邪教的名字叫做:七文堂。
这个堂口非常奇怪,外围成员虽然鱼蛇混杂,什么人都有,可是教派的核心成员,几乎清一色都是女流。而这个七文堂的教主,也是一个女子。
后来一些降师就发现,这个邪教的名字,就跟女人有很大的联系,七文,就是七个老钱的意思。在当时的广粤地区,恰好可以买一对女子缠足用的裹脚布。
其实当时的降师也并不是说,哪里有邪术,就立刻过去扑灭。他们也不具备这样做的人手和能力。又看这七文堂的堂主是个姓阮的女子,本来也没太放在心上。没想到这位阮教主虽然是一个女流,可行事比男子还狠上三分。不到两年的功夫,七文堂就发展成一个有数千人的大堂会,又用降头术控制了许多当地的官员。横行广粤地区,一旦有人敢和她们作对,立刻格杀勿论,死状往往惨不忍睹。
当时降教内部讨论,就觉得如果再放任这位阮大教主下去,非酿成大祸不可。就派了一批降师,去刺杀她。没想到这位阮教主的能力大大超出降教内部的预估,去的那批降师,连阮教主的一根毛都没伤到,就全被杀掉了,尸体还被七文堂的人送回来示威。
“叶子,元宵,你们刚才看到玉璧前面那个人的样子了么?”萧忘机讲到这里,突然问我们。
我心说我就忘了自己姓啥,那人转过头来时的样子也忘不了,连忙点了点头。
“那批被送回来的降师尸体,样子就和玉璧前的那个人非常接近。嘴唇、鼻子和耳朵,全都被割掉了,然后用线缝住。虽然人已经死透了,可伤口的线里面,还是有东西往外拱。到第三天头上,棉线崩裂,那东西终于拱了出来,嵌在伤口的血肉中间,是一只只细长浑浊的眼睛,甚至还对着守尸的人眨了几下。”
我一想起当时的场景,就觉得后脖子发凉,全身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元宵也吓得用手捂住了自己的鼻子,好像怕里面有眼睛钻出来似的。
降教内部召集了许多降师,可谁都没弄明白,这到底是什么类型的邪法,这才发现这位阮教主不简单。他们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了,调查了很久,才把这位阮教主的身世调查清楚。
原来这位阮教主,原本是太平天国一个将军的宠妾。
这将军虽然没封王,可手下的兵马着实不少。每攻占一个地方,就会大肆掠夺当地的财物,作为军饷。有一次,他们打破一处城寨后,从当地最大的一户人家的地窖里发现了一个密室。密室里装着两样东西:一把宝剑,还有一块残缺的帛书。
这位将军试了试宝剑,削铁如泥,发丝放在剑刃上一吹气,立刻断为两截。心中大喜。他是个大老粗,也看不太懂帛书上的文字,就随手丢在一边。
可他的这位阮妾就颇有心机,把那块帛书留了下来,慢慢去请教别人上面写的篆文,发现这帛书上面记载的,貌似是一些奇特的降术。
恰好这将军府中也养着一些高明的降头师,阮妾之前就对这些法术有些接触,并且还通晓一些基本的降头术。一读之下,就发现这帛书上面记载的降术,比她以往所见,都高明得多。这位阮妾天资极为聪颖,自己揣摩帛书上面的内容,又旁敲侧击地去问将军府里的降头师,居然被她把帛书上的法术,练成了一部分。一法通百法灵,那些府里降头师的本事,也被她学了个七七八八。
这位阮妾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便靠着自己的降术,从将军府里溜了出来。在广粤西部的州县,诈称自己是西王母的二女儿,来人间拨乱反正,骗了不少有钱有势人家的女眷,遂成立了七文堂,靠着一身降术发展壮大。
阮妾摇身一变,成了阮教主了。而她所得到的帛书,很可能是降教创始人李福安留下的《玄真隐诀撰微》中的一页。这《玄真隐诀撰微》,是降教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其中玄术通神,却早已经失传了。没想到其中一部分居然会辗转落入一个女子的手里。
这位阮教主也称得上是女中豪杰,七文堂壮大之后,阮教主也效仿洪秀全,自称女王,占据了茂州府的府衙作为王宫。在王宫里养了几十个王妃,自然全都是相貌英俊的男子了。
这群男王妃里,最得宠的一个叫做徐绩成。这名字一传回降教,险些把降教里面人的肺都气炸了。
原来他们当时派了九个人去杀阮教主,结果就送回来八具尸体,少的那个人,就是这位徐绩成。他长得确实是英姿飒爽,潇洒不凡,眉宇间透着一股正气。可没想到居然这么贪生怕死,为了活命,居然甘心当了阮教主的男宠,真是降师的耻辱。